今年暑期档,一部名为《唐朝诡事录之西行》的国产剧脱颖而出,以其独特的叙述手法和精心制作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这部剧的豆瓣评分已经上涨到8.4,超过了第一季的7.9分。然而,与之相对的,还有一部几乎在同一天上线、画风相似、甚至剧名只差两个字的剧集——《唐朝异闻录》。
开篇即是唐朝的背景设定,探案与灵异元素的结合,使得《唐朝异闻录》看似与《唐朝诡事录之西行》有着许多相似之处。然而,实际观看后观众才发现,这部剧只是在表面上做了一些令人感到恐怖的元素堆砌。
不同于《唐朝诡事录之西行》注重探案的细节和剧情的跌宕起伏,《唐朝异闻录》更像一部走民国恐怖路线的剧集。它加入了诸如鬼戏子、冥婚、纸人和活死人等国产恐怖片中常见的元素。但这些元素并没有被很好地融入唐朝的故事背景中,反而显得像是强行拼凑而成。
《唐朝异闻录》的恐怖元素并非无的放矢,每一集开头都会出现恐怖预警,然而,这些恐怖镜头却在后续剧情中没有产生太多联系。比如,冥婚案中的红色中式婚礼和鬼新娘的形象,看似吓人,但与案件本身的联系并不紧密,反而陷入了抄袭经典中式恐怖游戏《纸嫁衣》的争议。
《唐朝异闻录》不仅在恐怖元素的运用上显得浮于表面,它的剧情也过于浅薄。剧中的大理寺少卿不过是一个善于输出“正义”的工具人,所有案件都被简单粗暴地归结为“仇杀”,没有更深层次的故事背景。而《唐朝诡事录之西行》则不同,它不仅仅是堆砌志怪元素,而是关注每个案件背后盛唐繁华下的诡谲,以及对权力的隐喻和反思。
相比之下,《唐朝异闻录》更多的是在制造噱头,而不是讲好一个故事。即便在恐怖元素的运用上,它也没有做到让观众真正感到惊悚。比如剧中的纸人、僵尸等中式恐怖元素,都只是为制造恐怖而存在,并没有令观众感到深刻的恐惧。
而且,《唐朝异闻录》中悬疑与恐怖的结合也非常割裂。每个案件太过短小,无法充分展开剧情,观众常常还没进入情节,就已经被迫接受了一个草率的结局。冥婚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被父母配冥婚的女孩意外惨死,尸体不完整,父母为了掩盖真相杀了另一个女孩当“替死鬼”,把她的头颅缝到原来的尸体上。这个案件虽然惊悚,但由于篇幅过短,加上人物设定过于空洞,观众根本没有时间去猜测和推理,悬疑氛围完全无法建立。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唐朝诡事录之西行》的废驿谜案,该案件通过层层递进,把观众带入一个扑朔迷离的探案过程,最终以三胞胎的身份谜团揭开,令人大呼过瘾。
总的来说,《唐朝异闻录》虽然试图通过短剧的形式截胡《唐朝诡事录之西行》的热度,但其粗制滥造的剧情和浮于表面的恐怖元素,却无法赢得观众的喜爱。最终,只能让人感到,正牌和冒牌一眼就能分辨:只有恐怖,没有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