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券商相继行动,对融券合同进行了修订,明确规定了“限售股不得融券”。这一变化是在证监会加强对融券业务及战略投资者配售股份出借的阶段性监管收紧之后出现的。而在此之前,沪深交易所也已发布了优化融券交易和转融通证券出借交易的相关通知。
应该指出的是,在市场遭遇波动的背景下,这个规定的落地被市场视为正面的利好消息。截止到27日的午盘结束时,A股市场表现出了震荡上行的趋势:上证指数上涨了0.44%至2911.70点,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上涨了0.49%和0.36%。在市场情绪的带动下,一些券商股表现突出,如华林证券涨停,华鑫股份的股价上涨超过9%,国盛金控上涨超6%,而锦龙股份和华创云信的涨幅超过4%,还有国联证券等多只股票的涨幅也超过了2%。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限售股在过去可以通过某些渠道进行融券借出,这增强了空头的力量,不利于市场的整体上行,也让很多投资者感到担忧。同时,监管机构也对利用限售股做空的行为进行了询问。因此,券商在这个时候及时修正融资融券合同,拒绝限售股融券,可减少这类行为对市场的影响,从而有利于市场信心的提振。
过去一段时间里,A股市场经历了较大幅度的下行,大盘连续跌破3000点和2900点的重要关口,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基于此资本市场迎来了一系列利好政策。证监会推出了包括收紧IPO及再融资、调降融资保证金、限制部分减持在内的“三箭齐发”措施,而且证券交易印花税也实施了减半征收,对于提振投资者信心有一定正面作用,但尚未能改变市场的整体趋势。
从长远来看,专家预计,随着政策面的力度加大,经济复苏的预期增强,以及投资者信心的逐步恢复,2024年可能会迎来资金加速流入资本市场的状况。其中,美联储从加息周期转向降息周期,预计会吸引大量外资流回A股市场,预估明年外资流入资金量可能达到2000亿左右。此外,近两年国内居民储蓄增加约40万亿,这些资金若能从低收益的存款账户转向资本市场,将形成市场的主要增量资金,进一步活跃市场氛围。因此,监管层和市场机构正积极响应政策号召,通过诸如限制限售股融券等方式巩固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