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汽车市场,高端国产新能源车型正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近期,华为旗下的最高端车型——问界M9发布,起售价高达46.98万元,而高配的纯电Ultra版本更是高达56.98万元。华为余承东曾自信地评价M9是1000万元以下最好的SUV,但其昂贵的价格令人却步,甚至围棋世界冠军柯洁都表示买不起。
然而,问界并非唯一高价国产新能源车。此前以高端市场为主的蔚来发布了ET9,预售价直指80万元。蔚来总裁秦力洪表示,ET9是中国汽车公司首次进入以BBA为主的国际品牌的核心堡垒。而在2023上海国际车展上,比亚迪旗下的高端品牌仰望U8更是标价高达109.8万元。这些车型预计都将在2024年投入市场。
“贵”已不再是新能源车的问题,而成为了一种优势。即使是一直主打物美价廉的小米汽车,雷军也提前释放信号表示有点贵,暗示品质背后的价格合理性。在这一价位的细分市场,5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车正在对传统豪华品牌燃油车发起挑战。
国产新能源车之所以愈发昂贵,背后有其市场战略的考量。高端汽车市场的竞争社障不仅仅是产品的竞争,更是品牌形象的较量。对新兴品牌来说,先行树立高端形象,未来无论是上攻还是下探,都拥有弹性的市场空间。品牌先行的策略正是特斯拉开山车型Roadster采取的策略,通过高端电动跑车直接竞争传统豪华燃油跑车市场。在消费者心理中树立起的高端形象为品牌带来了额外的溢价空间。
高价策略同样预留了“降价空间”。在现今的汽车市场,无论新老品牌都经历了层出不穷的价格战,从特斯拉到比亚迪,从极氪到理想,各大车企纷纷参与抢份额。在专家预测的2024年汽车市场价格战的背景下,今天的高价车显然也在为将来可能的降价活动提前布局。
同时,随着新能源车企多年来对消费者持续的教育和引导,新能源车已不再是新鲜事物,消费者对其接受度日益增高,这为新能源车挑战高端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位众多从传统豪车转投国产新能源豪车的车主如是说:“即便是价格不断调整,换上国产高端新能源车,我依然觉得物超所值。”
虽然策略与定位清晰,但市场的最终反馈还有待时间证明。随着上述车型正式投入市场,价格与定位是否能如想象中所预期,最终还得以消费者的选择为准。而现在,消费者似乎真的要面对一个有趣的局面:那些买不起高端国产新能源车的,只能转向选择传统的BBA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