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导演的新作《第二十条》带我们深入探讨了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的正当防卫制度。这部电影不仅在艺术层面上博得观众的喜爱,更在社会层面上激起了广泛讨论和思考。影片中的真实案例让我们意识到,仿佛只存在于新闻报道中的事件实际上可能随时发生在我们身边。
影片以检察官韩明的视角讲述了三个纠结于正当防卫条款的案件。韩明是一位在永恩市人民检察院挂职的检察官,怀揣着转正的愿望和给儿子提供更好教育的梦想陷入了职业和家庭的双重困境。他所办理的一宗故意伤害案牵涉到了对正当防卫认定的争议,而他的儿子则因制止校园暴力不慎伤害了人。在这复杂的情势中,韩明的道德判断和专业知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影片精彩地展示了韩明在对待正当防卫该如何处理的问题上的转变。起初,他和其他许多司法工作者一样,出于对法律惯例的敬畏而不敢轻易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然而,随着公共議题的升温,韩明开始意识到必须推倒心理障碍,依法正确适用正当防卫,以维护法律的公正。
我国自1979年刑法以来,就已明确规定了正当防卫制度。其目的在于保护公民在遇到不法侵害时的合法自卫权利,不需承担刑事责任。然而,这一制度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遭遇困难,不仅因为案件的事实和证据往往复杂多变,司法实践中的保守态度也常常让正当防卫难以落实。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系列引发民众高度关注的案件,如昆山反杀案、赵宇见义勇为案等,都显著地唤醒了公众对正当防卫这一法律条款的关注。这些事件不仅说明了民众对法治、公平和安全的期待,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司法机关在办理此类案件时更加注重法治精神的实现。
《第二十条》不单是一部探讨法律问题的电影,它还向我们展示了新时代检察官们在法律、情理之间寻找平衡的决心和勇气。随着影片的深入,观众被带进了一个个沉重的案件现场,却也在电影的最后感受到正义的力量。
韩明和他的同事们经历的挣扎和最终的坚持,不仅呈现了司法工作者初心和担当的形象,更是描绘了全社会对于公平正义不懈追求的真实写照。这样一部电影,无疑将在观众心中掀起更广泛的思考与讨论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