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界的春节档盛事已落下帷幕,今年无疑收获颇丰,总票房高达80.16亿,吸引了1.63亿观众走进电影院,市场再度打破多项记录,实现了令人振奋的开年红。在众多热门影片中,《热辣滚烫》如其名般火热,不仅以27亿票房稳坐榜首,而且片外关于贾玲的各种话题也持续占据热搜榜,称得上是春节档最耀眼的明星。但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二十条》却以其寓重于轻的方式,突显出不同凡响的存在感。
《第二十条》的故事线索绕着正当防卫与过当防卫展开,涉及三个交织案件,通过具体事件牵动人性抉择、道德情感与现实法治的冲突,引发观者深思。电影中王永强因老婆被强奸故刺死加害人、一起校园霸凌案、一名公交司机见义勇为却遭判刑……这些案件在”闹大”之后,引发出现实中的种种更迭。电影在喜剧的框架下,巧妙地将这些沉重元素融合在一起,让观众在笑声中体味到现实的辛酸与无奈。
张艺谋此次在《第二十条》中的尝试显得格外不同。他放弃了以往作品中浓墨重彩的摄影和炫技,转而以白描风格讲述家长里短和人情世故,赋予重刑剧以喜剧的外衣,以可亲可笑但又情感真实的小品风格诉说剧情,让观众体会到有别于一般喜剧的人文关怀和深层次的批判意义。
张艺谋似乎在拓宽个人风格的边界,将更多的光芒投向了对现实的观察与表达。在《第二十条》中,每一个生活化的细节都不经意展露无遗,无论是剧中人物的对白,还是日常动作,都自然到了仿佛是演员即兴创作的地步。小品式的对话,频繁的家长里短,给了观众以随和的笑料,也让沉重的主题变得更容易被接受和消化。
值得一提的是,张艺谋继《秋菊打官司》后,又一次将视角放在了普通的小人物身上,这一次他更加聚焦于底层人的困境以及他们追求正义的艰难道路。在张艺谋的镜头下,普通人的生活幸苦与受屈被精细而动人地呈现出来。观众不仅看到了电影的故事,更陷入了悲喜交加的人性迷思。
当然,《第二十条》的成功也离不开观众对于高质量影片的认可。本初被看好的《热辣滚烫》和《飞驰人生2》夹击之下,它票房一路攀升,甚至逆袭至单日票房第一。这一切不仅是对张艺谋新探索的肯定,也印证了观众对不同类型电影的广泛需求。
《第二十条》的成功,不仅在于张艺谋回归现实主义,放下技巧回到纯粹叙事,更注重于人物与情感的深刻挖掘;而且也坚定地告诉了电影界,即便在春节这样的重要档期,一部商业与艺术兼顾的影片依然能够赢得市场。张艺谋的这次尝试,无疑给了电影市场新的启示,也给了其他电影人一种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