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在一列行驶的火车上,一位普通男子受到了车厢内所有人的关注。在这些目光中,尤其有一位中年男士,他的凝视持续不断,引起了神经大条的古月的注意。刚开始,古月并未放在心上,只觉对方或许是位寻找灵感的画家。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持续凝望的眼神让古月感到困惑,并最终忍不住上前询问。接着就见对方取出一幅油画,古月这才意识到,这些好奇的目光源于他与毛主席惊人的相似度。
这一天,改变了古月的一生。他从未曾想过,一场偶遇便将他推向了演艺界的道路。他高大的身形,宽阔的额头与深邃的眼睛,使得他成为一名富有演技的特型演员。尽管家人朋友并未对此感到兴奋,然而很快联合文化部的一份寻找特型演员的通告,将他挑选出来,并得到了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胡可的推荐。在众多候选人中,叶剑英元帅几乎一眼定下古月,因为神似已故的老朋友。
然而,古月并非一帆风顺地走上演艺之路,他在初入这个行业时遭遇了重重困境。缺乏演技经验的他,在拍摄现场常常受到导演的严厉批评。但是,作为一名军人出身的他,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不断的学习摸索,终于于1979年成为专业特型演员,迈出了军人转型演员的关键一步。
为了更好地塑造角色,古月几乎变成了毛主席的影子,从饮食习惯到生活细节,无一不学。他的努力终于得到回报,在1981年,他凭借影片《西安事变》中的精彩表现,赢得群众的喜爱,并在后续作品中被誉为“毛主席的活化身”。特别是,他在1988年主演的《开国大典》中的表现,赢得了第13届大众百花奖,尤其是毛主席女儿李讷对他的认可,更是对他演技的最高肯定。
古月坚持一生只专注于演绎毛主席一个角色,甚至都不为各种商业广告所动摇。但在2005年7月2日,古月因不规律的生活习惯与高负荷工作状态,突然离世,让人无比惋惜。尽管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演员,却以自己的方式让一个伟人的形象在世间留存。他在影视圈的传奇故事,也将永远被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