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卖方研究所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数位知名所长纷纷离职,连带着好几家研究所的业务面临停摆。业内曾经的明星首席分析师也在此波动中选择了退出。
令人瞩目的是,这一轮动荡中卖方研究所的超额收益喧嚣尘埃落定,归于无形。回溯几年前,卖方首席分析师的日子可谓风光无限,一位业内首席回忆道,他五年的职业经历让他在卖方界就能收入两百万,尽管这需要完成若干指标如客户打分等。而当时尽管公募等买方行业的职位对他敞开大门,却以较低的收入水平,让他坚持留在卖方。不仅如此,招募他的公募研究职位薪资不到卖方的一半,还必须放弃原有的职称。
卖方分析师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提供研究服务并获取派点。由于本身不持有头寸,因此不必直接对交易结果负责。他们的工作强调客户服务,如联络上市公司、组织专家路演、协助买方研究员撰写报告、接待各种研究咨询等。相比之下,转投买方机构的研究员则面临着与业绩直接挂钩的KPI考核,推荐的股票如有失误,将直接影响奖金,工作的不确定性大幅增加。
加之,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对卖方出身的分析师不再青睐。许多卖方研究所中偏销售型的分析师较多,真正的研究型分析师却较少见。尤其常见的现象是,一些首席分析师的路演内容与实际PPT所载迥异,因为这些材料大多数不是他们自己制作的,而是由研二学生所贡献。
市场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公募降费政策,导致了派点收入的断崖式下跌。许多卖方分析师选择了自行退出这个行业。即便是大赛如新财富评选,某些行业的参赛人数亦逐渐减少。
但是,眼前虽还可见卖方领域中的一些优秀人才,未来的情势却愈发不明朗。行业人才的培养出现断层,《类似当年内容编辑拥有扎实的基本功能力,而新一代直接投身运营的毕业生对内容质量的把控较为松懈。
卖方研究所的境况愈发艰难。财政紧缩导致出差经费受限,令研究员们陷入自费出差的窘境。考核制度要求研究员每季度需完成80场路演,若未达标则要从薪资中扣除相应费用。曾经,卖房分析师外出差住星级酒店乃至常态,如今却连在经济型酒店获赠一份免费早餐都要争取不易。
这些变革揭示了卖方市场巨变的趋势,从顶层领导的离职到基层研究员的抗争,卖方研究所的生存挑战正在加剧。所幸的是,这场动荡也可能孕育出更加适应市场的生态与人才。未来,我们可能会见证一个更加务实、高质的卖方研究环境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