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春节档以来,多部电影陆续亮相银幕,其中,侥幸登陆内地院线的台湾犯罪片《周处除三害》所获得的关注度和口碑都远超预期。这部影片经历了未映先热、网络上映震动票房,以及剧本抄袭争议,票房却逆势上扬,上映短短五日票房已达1.8亿人民币,短期预测票房更是高达接近5亿的惊人数字,成为今年内地悬疑片榜首。
41岁的男主角阮经天以其出色的演技和颜值持续攻占热搜,成为了讨论的焦点。而同期上映的影片,虽然收到不错口碑,分数却不及《周处除三害》。在热门话题的推动下,不少观众开始重点关注这部被称作“大尺度”犯罪片的突出表现。
《周处除三害》取材于古典名著,讲述了主角陈桂林在患上末期肺癌后,决定模仿古代名臣周处的事迹,消灭三大害,让自己被世人铭记的故事。该片巧妙利用叙事和视听手段,打造了充满荒诞元素的犯罪世界,如动人心弦的邪教之歌《新造的人》和大规模枪战场面,都让这部片子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焦点。
然而,虽然电影获得了高评分,但也有观众指出其中的逻辑漏洞和剧情布局的不足。例如,警察对于主角的理解与同情之情似乎违背了情理,以及通缉犯显然的身份没有被及时发现等情节设计,都引发了一定的争议。
影片中的女角色“小美”的塑造也饱受讨论,有评论认为其过于工具化、剧情套路化。此外,影片中的衔接处理,也让部分观众感到略显突兀。
曾因抄袭而引发热议的《周处除三害》,导演与某名台湾编剧间的剧本争端一度成为焦点。尽管如此,阮经天精彩的表现以及这部类型片的话题热度,助力电影成为票房黑马,也证明了台湾犯罪片在内地市场的广阔前景。
据了解,影片的票房成功和积极反响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市场复苏和观众对犯罪类型片的认可。台湾电影在内地的成功例子不多,但《周处除三害》可能预示了更多台湾影片能有更多机会走进内地观众的视野。
总而言之,《周处除三害》的成功,在于其敢于挑战传统,勇於展现大尺度场景,并凭借精心构筑的角色和故事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或许也将为台湾电影在内地开辟新天地。这不仅是对一部影片的认可,更代表着内地院线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