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斯维奇撰写、吴怼怼监制的一份报告揭示了短视频破亿播放这背后的成就与意义。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B站的某个视频能够获得超过一亿次的播放,这意味着几乎每个人都可能观看过至少一次。这样的成就在抖音这种流量巨大的平台或许不算稀奇,但对于B站来说,则显得特别值得深究。
B站上破亿观看次数的视频少之又少,其中的“《敢杀我的马?!》”就是其中之一。这个视频是基于2010年的电影《让子弹飞》制作的鬼畜短视频,不仅仅将电影中的经典台词与场景巧妙结合,整个视频仅用了两分钟,就把原片的精神与框架展示无遗。创作者@哦呼w由此灵感而生的内容,在追求快速消费的视频文化浪潮下,以其高度节奏化和洗脑的音乐效果广受欢迎。
鬼畜视频,这个起源于一系列基于洗脑节奏和重复元素创作的视频内容,在2014年B站设立独立板块,很快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名字来自一个关于麦当劳叔叔跳舞的视频,而这种风格的视频往往通过高度同步、快速重复的素材,带给观众洗脑般的观看体验。鬼畜视频的流行也得益于B站的弹幕文化,看似简单的弹幕,往往能够精确到位地点出视频内容的笑点,增加互动乐趣。
心理学中的多次暴露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解释了人们为何会对反复观看的内容产生更深的喜爱。这也是鬼畜视频能够让人上瘾的原因之一,一旦进入这个循环,就会不自觉地反复观看,从而对视频中的节奏、台词甚至整个叙事产生熟悉感。
B站也在不断尝试扩展内容多元化,推出原创综艺、自制短剧,并且引入更多的生活、美妆、影视内容。尽管鬼畜板块如今可能在海量内容中并不那么显眼,B站的这种探索其实是试图打破只针对小众群体的标签,迎合更广泛年轻人的需求。
但不可否认的是,B站初始的鬼畜和ACG文化根基依然深入人心。即便社区文化已经发生变化,鬼畜视频因其历史悠久的文化积淀仍持续受到追捧。以“《敢杀我的马?!》”为例,这样的视频不仅体现了B站视频创作的水准,更是对平台早期文化的一种坚持和传承。
鬼畜视频的未来虽然难以预料,但其对于粉丝的吸引力不容小觑。从内容创作到观众反响,鬼畜视频依然是B站的一块重要文化拼图。每一次的回顾,每一次的刷新,都在向我们展示经典的魅力,即便在追求新鲜和变化的互联网世界里,有些事物依旧能够穿越时间的洪流,保持它们独特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