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央视的新剧《江河之上》一经播出便轰动全国,首播之夜收视成绩便拔得头筹,位列全国收视率第一的宝座,有关环保的热议话题再度登上各大平台热搜,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这部由中央电视台精心准备并通过《新闻联播》进行宣传的新剧,早在开播前便声势浩大,显示出了一剧独大的气势。果然不出所料,《江河之上》首播即捕获了观众的眼球,收获一致好评。
开播仅两集的《江河之上》就展露出它的爆款潜质,内容大胆包容肆无忌惮地面对现实话题,剧中敢拍并敢揭露的情节将环保问题置于台前予以深刻探讨,引人深思。相较之前热播的《江河日上》,同样聚焦环保问题,当《江河之上》再度携话题热度而来时,不仅未受影响,反而其首播的效果和反馈超乎许多人预期。
这部由央视新晋推出的剧集首播反响比《江河日上》更为热烈,从湖南卫视重点打造的《江河日上》所展现的市级领导视角,到《江河之上》以法官的视角为切入点,两部剧的开篇虽均以一场重大戏份揭开序幕,却各有侧重点。
《江河之上》故事开头便十分震撼,刻画了杨一木带领村民在雨夜中向排放污水导致育苗全部死亡的化工厂讨说法的场面。双方原本的矛盾在冷漠回绝和羞辱之下爆发成一场混乱斗殴,紧张激烈的对决为剧情的深入发展打下了基础。
紧跟斗殴事件之后的剧情将目光聚焦于杨一木未出生的孩子因污水问题死在胎中的悲剧,借此映射了环境污染对人民生存造成的恶劣影响,情节更添紧迫感和现实性。相较于《江河日上》中突如其来的副市长意外身亡,后者更具震撼力和真实性。
随着法院的介入,村民将环保局告上法庭,以此掀起了新的故事节点。随着庭审的发展,央视力捧的《江河之上》展现出不同于《江河日上》的第一视角,更直接呈现污染源对环境和民众的危害,并深入现场取证环节。
罗远法官和环境学教授夏未冬的现场调查取证过程,以及为寻找证据勇闯化工厂的惊险场面,使观众的好奇心和紧迫感进一步被点燃。再如孕育的化学废料隐患以及最后的爆炸事故,都让观众对接下来的剧情发展充满期待。
与此同时,演员阵容上,不论是《江河日上》的全员老戏骨,还是《江河之上》的实力演员,都在演技上有着出色表现,为两部剧的吸引力和剧情深度增添了不少分数。
两部剧所呈现的不同视角和剧情展开方式,使得《江河日上》《江河之上》在相同的题材下展现出了其独有的特色。尤其是《江河之上》的内容丰富性和冲击力,在视觉与情绪的双重冲击下,造成了开局的震撼优势,无怪乎能够在首播便收获无数好评和高收视率。
看到这样的对比,才明白《江河之上》为何能成为央视大力推广的作品,从内容到表演都圈粉无数,首播即精彩,难怪观众们对后续剧情的发展如此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