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告白》新剧开机消息一出,主演潘粤明与王鹤棣的平番设置激起了不小的波澜。潘粤明以硬汉形象深植人心,代表作涵盖《三国演义》、《京华烟云》至《白夜追凶》等,受到业界与观众的认可。而王鹤棣虽有超高人气,但与资深演员潘的硬实力相比,似乎尚有距离。此番位风波一出,#平番#标签飞速登上热搜榜首。
然而,当众多网友还在为两位演员的番位问题纠结时,一个意外的转折情况出现了。并非两位主演的粉丝,而是檀健次和张婧仪的支持者在社交媒体上开启了番位之争。这场旁门左道的争论缘起于檀健次与张婧仪主演的电影《被我弄丢的你》中的番位安排,原本已有数轮的争议,似乎在新剧官宣的热度带动下重燃战火。
一年前的情人节,该电影在官方微博上发布首个宣传文案时,两位主演被同等对待排在首位,但细心的网友注意到一条括号注释——“按姓名首字母排序”。这似乎意味着两位演员是平番。随后,无论官方的宣传材料还是合作媒体,相同的注释几乎无处不在。面对粉丝奔走相告,希望明确排名的请求,官方并未做出更改。
冲突进一步激化是在男女主角双方的官方对接号就番位问题发表声明。檀健次方面直言不讳地宣称自己是无容置疑的一番男主;而张婧仪方面则更倾向于电影相关信息遵循官方发布为准的立场。面对彼此矛盾的说法,粉丝群体自然更倾向于听信各自偶像的声音,随之而来的撕番大战似是一触即发。
电影《被我弄丢的你》即使在上映后撕番之潮仍未停歇。檀健次粉丝骄傲地指出,正片片头男女主角姓名是并列无括号的,更在片尾按出场顺序排列,檀健次名字靠前,他们视这为官方宣传上不一致性的铁证。
然而,张婧仪一直未就此揭开神秘面纱。在这场拉锯中,檀健次粉丝带着一股“胜利者”的气势,而张婧仪的支持者在网络上也不失时机地准备了一系列论据与对方抗衡——包括片头名字并列格式与影坛先例相符,以及其他案例中宣传括号的使用也预示了平番的可能。
在激烈争论的背后,似乎忽视了作为艺人的核心——演技。番位毕竟只是表面的排序,与演员的演技和影片的质量相比实属次要。粉丝们的过激行为实际上也许起到了反效果,观众对演员的看法甚至片子本身的评价都因此掺杂了额外的偏见。
撕番风波尚未落下帷幕,但不可否认的是,影视圈的“主角”终归还是由观众的眼睛来决定。这场纷争或许会随着时间消散,但粉丝之间支持偶像的热情和媒体引导的讨论话题却在这个过程中愈发炽热,反映出影视产业运营的各种内外因素和观众的参与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