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特型演员卢奇以其精准的扮演“邓小平”而闻名,他的表演获得了广泛的称誉。
《百色起义》电影获得成功后,卢奇名声鹊起,开始接到众多的片约,如《开国大典》、《周恩来》等等,卢奇就此成为专职“邓小平”演员。在《大决战》上映首映礼上,杨尚昆一见到卢奇,即便两人相隔甚远,就主动伸手赞扬:“哦,小平,演得好哇!”用他那浓厚的四川方言夸奖他。
卢奇的艺术道路并不平坦。他曾长时间只在舞台上扮演配角,但他始终有望一展武艺的潜力,在等待机会的同时默默祈求命运的眷顾。在经历了种种曲折之后,卢奇于1988年被选中出任人生中的第一个男主角,而角色就是邓小平。
挑选特型演员的过程并非易事。起初,《百色起义》的副导演考虑了一个曾经在银幕上扮演过邓小平的演员,但当这位演员过分强硬,要求直接签约,不接受试镜时,他们无奈之下另寻人选。卢奇因对方的大牌行为而意外获得试镜机会。当两位副导演找到卢奇并陈述这一情况时,卢奇谦逊而满怀希望,积极配合剧组的要求。
在试妆环节遇到困难,由于卢奇的面部特征与邓小平存在差异,化妆师甚至评论他“太像孙中山”。尽管挑战重重,卢奇并未放弃,而是顺利通过试妆,最终以其令人信服的扮相和表演被选择出演邓小平。
卢奇在成为邓小平特型演员后也投入大量努力使自己的表演更为逼真。他不遗余力地学习邓小平的吸烟和打牌习惯,尽管与自己的性格完全相反。在彻底进入角色后,卢奇的形象得到了导演和观众的认可。在拍摄《大决战》期间,邓小平的女儿邓楠甚至代表家族向卢奇表达了感谢,赞扬他的精彩表演。
随后,卢奇的成就不仅在演艺界得到了认可,他还因在《百色起义》中的杰出表现获得了“金鸡奖”。卢奇的事业从此判若两人,他不只适合演孙中山,更让公众记住了他塑造的邓小平形象,在中国影坛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文章信源参考资料:
《中华影视名人寻访录》: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版;
《明星轶事》:南京出版社,1992版;
《中国特型演员生活纪实》: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