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短剧成为互联网上最火热的细分市场,这一年,全网上线短剧数量高达1400部,较前一年增长超50%。同时,备案量达到3000部,题材丰富多样,内容储备十分充足。
虽然当前互联网新用户增长放缓,但短剧的用户增长曲线仍旧陡峭。截至2023年底,国内约有10亿短视频用户,超过一半的用户观看过短剧、微综艺及类似内容。短剧流量巨大,迅速成为品牌营销重要场景。电商平台如天猫、淘特、京东、美团等巨头积极开展短剧营销,同时对精品短剧投入更多关注。如快手力推的星芒短剧,就有多部作品与知名品牌合作,通过短剧树立品牌形象,创造经济效益。
短视频平台因广告营销预算的大量投入而获利。以快手为例,2023年财报显示,年收入首次突破千亿,线上营销收入同比增长23%,显著超越整体营收增速。快手短剧日活跃用户数达2.7亿,供需两侧的同步增长,吸引越来越多品牌合作,不仅有电商平台,还包括vivo、小鹏汽车等品牌。
进入2024年,短剧行业延续强劲势头,天猫冠名了快手星芒短剧的多部作品,获得巨大成功。在内容与品牌营销结合方面,短剧行业呈现多元发展的趋势。
过去几年内,各大平台纷纷加大对短剧生态的支持,包括流量激励、现金扶持等。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2027年将突破1000亿元。短剧行业正逐渐走向成熟,内容供给越来越充足,质量与多样性不断提升。短剧行业正迎来破圈效应,优质作品全网影响力增强。
短视频平台成为当前广告营销主流选择。短剧除了吸引用户外,更注重消费转化能力,品牌通过赞助短剧以实现更精准的营销,甚至实现“以剧带货”。例如,护肤品牌丸美就通过快手平台的定制短剧达到年轻化目标。
同时,优质短剧引发品牌和用户的高度参与,为短剧创作方和平台创造更多收益,促进了健康生态的形成。然而,行业成熟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短剧行业必须在保持创新和提高品质的同时,创造更多样化的内容,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随着行业监管完善,结束了之前的野蛮生长。短剧面临着打破同质化的挑战,需求旺盛的行业环境促使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共赢,同时短剧也给广告方提供了更丰富的曝光和销售渠道。多方共同探索,如何平衡用户体验和广告投放效率成为短剧行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随着内容和商业化的相互促进,短剧行业呈现出飞速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