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当我们阅读《惜花芷》原著时,朱氏这位能以泪洗面的大夫人映入眼帘。书中这样描述她:“女人是水做的这话在她娘身上能得到最充份的说明,那眼泪说来就来,柔柔弱弱样子让花芷每每看到她娘说话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哪个词没用好就戳到了她娘的心肝上,她又得哄上好半天。”
朱氏的性格敏感多情,简直到了看着满地枯叶都能落泪的地步。在后宅争斗激烈的环境中,她这样的性情仿佛难以立足。然而,事实却出人意料,她不仅存活了下来,还过得颇为不错,令人忍不住为她那份“傻人有傻福”的命运感叹。
朱氏柔弱的外表下其实隐藏着坚强的底蕴。虽然她胆小又易哭,却并没有学会那些弯弯绕绕的心计,与人相处和睦。在花家遭遇灾难时,她能够做到咬紧牙关不流泪,振作起来照顾子女,尤其是紧紧牵着即将被流放的儿子柏林。这不只是为了丈夫和儿女,她深知自己过去柔弱的女儿如今身负家事,正代替她这个长媳担起责任,她不能成为女儿的累赘。
朱氏亦是花芷坚定的支持者,她虽不擅长理家但在关键时刻总能给予花芷必要的帮助与支持。她试着控制自己的情绪,将悲伤隐藏在内心和被窝之中。当花芷提出建立作坊和其他计划时,朱氏站出来支持女儿的想法,甚至会力挺女儿面对妯娌们的质疑。
此外,朱氏在患难中也渐渐明白了世间的复杂,她学会了听从花老夫人和忠心的侍女林嬷嬷的建议,开始尝试参与家务事。
当花芷必须南下时,朱氏虽然万分不愿,但她还是努力忍下自己的不安和反对。看到花芷历尽艰险、生活劳碌归来时,她又如何能够不感到心痛?朱氏逐渐意识到,无论多么无力,她都必须在精神上支持女儿,她暗下决心助弟媳吴氏理家,是想为女儿分担压力。
最终,在花芷坚守家族和努力工作时,朱氏渐渐表现出了一名母亲的坚强和决心。她准备为女儿提供一切所需,哪怕是花家的男人归来,她也要奋力争取让女儿得到应得的尊重。
朱氏真切体会到一个母亲的责任和坚强,这也成为花芷背后最稳固的支持。这份底气,正是花芷能在风波中挺直脊梁的力量。虽然朱氏希望女儿能有一个简单、平静的生活,但她同时也明白,女儿为家族所做的一切,既是她的福气也是她的担忧。
看似温柔且易泣的朱氏其实藏着一颗坚强的心,即使在家族动荡的环境中,也始终保持着对家人的爱和对女儿花芷的坚定支持。她的转变和成长,证明了即使在古代社会中,女性也可以展现出怀柔和坚毅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