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播剧《天道》中,芮小丹审讯王明阳的情节无疑是一段饱含戏剧张力的辩论。这场场景描绘了一次法律与心理的博弈,其中文化属性的探讨和证明成了胜负的关键。
审讯前,丁元英向芮小丹传授了关于文化属性的重要性。当芮小丹询问是否可能让心理素质非常稳定的罪犯因其文化属性而开口说话时,丁元英给出了积极回应:“只要判断正确,就有可能。”据此,芮小丹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判断对了王明阳的文化属性。
王明阳,被称为“冷面诸葛”,38岁,未婚,本科学历。他在犯罪集团中被视为第二号人物,有着丰富的法律和社会学知识,犯罪指挥与策划能力在恶性案件中得到证实。从王明阳的资料和其他警员审讯时的反应来看,他显得聪明、沉着、冷静,且有一定的文化与道德标准。王明阳的犯罪逻辑在与警察的对话中无意暴露:“那是生存艺术。”
这四个字“生存艺术”揭示了他将犯罪看作一种生存方式,其自信心表明他对自己的犯罪手段颇有信心。正是这一点,给丁元英和芮小丹提供了突破口。他们设计了一份详尽的审讯策略,最终在辩论中找到了切入点。
审讯过程中,芮小丹首先与王明阳探讨了所谓的强盗逻辑,他告诉王明阳,真正的强者是能在同一规则下与他人竞争的人。芮小丹的论点对王明阳构成了冲击,逼迫其进行了关于圣经“窄门”的辩论,最后王明阳在芮小丹的说服下屈服。
归根结底,芮小丹之所以能如此顺利地审讯王明阳,是因为王明阳自己不经意间透露了自己的弱点。当然,最后说服王明阳的是关于“窄门”的论述,但关于那一部分的详细解读,将在下一篇文章中展开讨论。
这段经典的审讯情节不仅是对犯罪心理的深入剖析,也是对执法者如何运用心理学和文化知识进行有效沟通的生动展示。它揭露了罪犯可能隐藏在言辞之下的深层信念,同时也反映了法律工作者在面对犯罪心理时的智慧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