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话语场从来不缺设立各式各样的“元年”,有的是为了纪念,但有的则是为了调侃。今年中国的电影市场则迎来了“屏摄元年”和“撤档元年”。“屏摄元年”是指歌手薛之谦在影院屏摄引发的争议,而“撤档元年”则是对今年频频撤档的院线电影的调侃。
近期,由丁晟执导,杨幂、于谦、田雨、余皑磊、李九霄领衔主演的《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便经历了这一现象。该片于5月1日上映,但一周不到的时间,出品方便宣布撤档,并表示“因为各种环境因素,导致影片没有与更多观众见面,择日再和大家相见”。随后,影片导演丁晟也回应称 “宣发有难度”、“观众不能静下心来看”等原因,但最终本片于5月11日上线优酷,令观众更加迷惑。
行业观察家、自媒体人连城易脆对此表示,《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的撤档风波“确实匪夷所思”。电影在已经大规模公映的前提下撤档,无法改变口碑,只能承受损失和非议。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市场反馈与预期之间巨大的落差所导致的心态失衡。
《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的撤档引起哗然,不仅因为其操作异常,还有它并不是今年的首例。春节档、五一档期间,电影撤档频发。今年春节档原本有8部电影在大年初一上映,但4部影片先后撤档;五一档原定上映的11部电影,到了收官日已累计有4部撤档。
电影撤档后重新上映的案例几乎没有成功的。原本定于2023年年初三上映的《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上映两天就宣布撤档,改档后再上映,影片虽然赚得了1亿元票房,但相较其原本的预期,这是一个不尽人意的结果。而春节档撤档的《红毯先生》在重新定档后也票房惨淡,首日仅收获200余万元票房。同样经历撤档的还有《黄貔:天降财神猫》和《八戒之天蓬下界》,至今未有重新上映的消息。
尽管如此,也有成功的例子。像《我们一起摇太阳》在撤档后重新安排到了3月30日上映,通过其质量赢得了2.74亿的票房成绩。以一部小成本电影来说,这是个可喜的票房。
撤档后的定档选择和重新宣发都是一门市场学问。观众一旦知道这是一部撤档电影,其潜在偏见可能带来不利影响。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电影公司不应迷信档期红利,而应更注重质量和宣传策略。
未来,预计还会有电影在热门档期撤档,但这不应被视作对市场秩序的扰乱。市场逻辑本身允许部分电影为了及时止损而退出。近期的撤档事件为行业提供了前车之鉴,提醒电影公司不要过度依赖档期优势,而应在错误中总结经验,提升韧性,以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