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江陷入了言阙和梅长苏合谋设计的陷阱,最后丢失了赤羽营的重要犯人卫铮。为了扳回局势,他冒着被飞流打得狼狈不堪的样子,急忙赶到皇宫见驾,而此时誉王则一直遵照计划在梁帝身边,完全不参与卫铮的事件,从而撇清干系。夏江与誉王一唱一和地在梁帝面前挑拨离间,果然成功引起梁帝对靖王的怀疑和愤怒。
这时候,后宫也发生了事端。皇后派人来报静妃做了大逆不道的事情。这接二连三的事件让梁帝的怒火迅速飙升,他立刻赶到了静妃所在的芷萝宫。然而,当他到达芷萝宫后,发现所谓的“大逆不道”其实是自己暗中交给静妃的追念宸妃的工作,只是为了让他晚上好好休息。
静妃未做任何辩解,坦然承认了“罪行”,梁帝心中感动不已,怒火也消退不少。但他发现,静妃身边的新宫女竟然是皇后派来监视她的人,这让他非常愤怒。虽然无法直接责罚皇后,但他下旨将这个宫女“杖毙”。
静妃在这时站出来请求,把宫女留下由她来处置。她的目的是让这个新宫女在靖王面前揭露出阴谋,说明这是受人指使故意离间靖王和梅长苏的计划,从而消除靖王的误会。梁帝同意了她的请求,但此时他已经满腹疑虑,开始重新审视靖王和静妃的事情。而高湛以一副糊涂态度搪塞了梁帝,反而让梁帝更加坚信这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后来,梁帝回来继续审问靖王,此时他的态度已大变,对靖王开始显示出维护的姿态,这一切都朝着夏江未曾预料的方向发展。而在原著中,有两处情节被剧版改编了,首先是小新这个人设。
在小说中,小新被拖出去杖毙时,马上揭发皇后:“皇后娘娘,新儿替你做事,你要救新儿……”静妃没有这时候请求留下她的命,罪行的真相也是因小新的喊叫暴露,皇后的脸色变得通红,而梁帝的厌恶进一步加深了。
剧版另一个改动是高湛的台词。出芷萝宫后,梁帝面临分岔口,高湛只有一句台词:“是否先去暖殿消气?”梁帝心中对静妃的怒意已经消散,在听到小新的爆料后,他对靖王的气也顺带消失,决定直接去武英殿问个明白。
人的心理有时很奇怪,上一秒气急攻心,一旦发现误会,怒火便如冰水浇灭,不仅消失得干干净净,还多几分愧疚之情。梁帝也从小新口中确认了静妃是被冤枉的。由此,靖王是否也同样被冤枉呢?因此,他决定回去问个清楚,表露了对靖王的偏袒。
剧版通过这两处改编,不仅增添了高湛的魅力和神秘感,还让观众更为高潮迭起的剧情感到解气,特别是可以深度体验到靖王对梅长苏的误解和后来和解的历程。静妃的智慧和策略在此刻愈发重要,她独自撑起了这场宫廷风波,展示了比预想中更为高超的智慧和胆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