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著名导演奥利佛·斯通(Oliver Stone)的新片《卢拉》(Lula)作为特别展映单元的作品在戛纳电影节完成了全球首映。这部纪录片全面展现了2022年重新当选巴西总统的卢拉,在过去几十年中的政治经历,并深入探讨了美国政府的角色及其对巴西政治的影响。
影片的前半部分着重介绍了卢拉的个人生平。从小时候在巴西圣保罗州贫困家庭中的成长,到因家庭经济困境辍学并成为车床操作工,卢拉的故事折射出一位普通工人如何一步步走上政治舞台。30岁那年,他当上了钢铁工人工会主席,通过领导罢工为工友争取更高的工资。他意识到,仅靠提高工资并不能解决生活成本上涨的问题,开始萌生了让工人自己管理国家的想法。
1980年,巴西结束了长达21年的军事独裁统治,政党重新有了成立的可能。卢拉在1989年、1994年和1998年三次参选巴西总统均告失败,直至2002年才首次当选,成为巴西历史上第一位通过选举上台的左派总统。然而,他的政治之路却远非一帆风顺。2014年,已经结束两届任期的卢拉成为反腐调查对象,2017年他因受贿和洗钱罪名被判入狱,经历了580天的服刑后,在2019年重获自由,随后在2022年再次当选为巴西总统。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导演奥利佛·斯通表示,卢拉的故事吸引他的地方在于它的曲折和戏剧性。“卢拉原本只是工会会员,从没想过要当总统,结果却成为了巴西总统。这提醒我们,任何国家的总统都可以出自工人阶级,而不一定需要拥有大量财富或是精英阶层的一员。”这种朴素和接地气的政治人生态度,成为纪录片的重要主题之一。
影片的后半部分,斯通详细描述了卢拉的入狱过程及其沉冤得雪的经历。巴西政界大法官塞尔吉奥·莫罗(Sergio Moro)负责调查卢拉的贪腐案件,但斯通通过各种证据指出,莫罗在调查中存在不当行为,并且与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及美国官员分享了调查信息。这使卢拉案件成为美国干预巴西内政的一个有力证明。
除此之外,斯通在影片中也表达了他对美国政治的批判。“在美国,如果你是穷人或中产阶级,很难参与竞选,因为金钱控制着政治。”他指出,尽管欧洲国家的选举成本相对较低且受到更多约束,但美国并未借鉴这些做法。斯通认为,这种境况需要改变,以让金钱远离政治。
斯通还谈到他对美俄关系的担忧。尽管他本人关于普京的纪录片在美国受到了不少质疑,但他强调,不是要为普京洗白,而是希望改变美国媒体对普京的非人性化描绘。他特别关注美俄关系,担心美国介入乌克兰可能导致一场灾难。“俄罗斯与乌克兰的边界问题,是俄罗斯的关键利益所在。美国不应在此问题上挑起冲突。”
“我希望美国能远离战争,”斯通说,“我们需要避免与俄罗斯的对立,确保和平的环境,这对我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斯通希望通过《卢拉》这部纪录片,让观众们思考政治与金钱、国际关系与和平等复杂问题,共同探讨更具包容性的全球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