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近几年我们几乎看不到儿童电影了。除了动画电影,真人儿童电影似乎成了一片空白。这样的空白不仅让儿童缺少了一部分精神食粮,也让我们对另一群体的生活状态逐渐模糊和失焦。
而最近,一部相当引人入胜的儿童电影《朱同在三年级失去了超能力》上映了。这部电影的名字虽然有些绕口,但它的内容和评分都很高,已经获得了多个奖项,属于那种看过的人都说好的电影。
影片以非常巧妙的方式展现了一个三年级小学生朱同的一天:一个非标准、不快乐且心事重重的三年级小学生。故事从朱同在公交车上挤来挤去、愁眉苦脸的内心独白开始,姥姥常问他“今天在学校有什么好事啊?”他总是绞尽脑汁却想不出什么好事,因为确实没有。
朱同的一天充满了各种倒霉事。挤掉早餐的豆浆、迟到被记、成绩不及格不敢让家长签字、课本丢失、买午饭时遇城管、被小混混恐吓……在学校里,老师不待见他,同学也不喜欢他,似乎上学和上坟也没什么区别。
影片中的超能力是朱同为了应对这些生活中的烦心事所“产生”的。遇到考试不及格,就有大鸟把试卷偷走;老师问卷子去向时,有外星人来接应;更妙的是,当有老师写告状信让朱同带回家时,总有奇怪的怪物把信吃掉。在他上课期间溜出去玩耍被校领导撞见时,又能瞬间隐身。这些不切实际的超能力,都是我们童年时梦寐以求的。
尽管超能力主要用来应对糟糕的现实生活,它也能体现童稚的创意和无限的想象力。比如,当语文课上让优秀生和不及格生结对子时,朱同希望的女主角一下子变成了一朵小花,最后却被蜜蜂带走。这些细节不仅让观众会心一笑,也带出了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一天的种种倒霉事件中,也有唯一的好事,那就是朱同被选中去参加广播体操比赛。这是他一天中少有的被认可的经历,他拼尽全力,充满了喜悦。尽管入选有些乌龙,但对于朱同来说,这无疑是难得的高光时刻。
影片通过朱同和其他孩子的遭遇,揭示了更多关于这个年纪孩子的真实状况。朱同认知中的问题学生贺娜,她的作文总是满分且引用了不少名著,但却因为翻动同学东西频繁被请家长;张秋是个擅长写检查、聪明伶俐却不爱学习的孩子;好学生刘诗瑶虽备受老师青睐,但她的生活也并非一帆风顺。
影片名称《朱同在三年级失去了超能力》,其实更像是拍给那些已经失去“超能力”的我们。观看电影的过程中,那些遥远的童年记忆被拖拽出来,就像一场中式梦核。泛黄的旧纸、裸露墙体的灰白色调,让我们回到那个简单却充满趣味的年代。
那是一个节奏很慢的时代,公交车挤得像沙丁鱼罐头,校门前大队长守着敞开的门,每一刻细节都勾起深深的怀旧感。学校设施简陋,教学楼斑驳,操场是水泥地,没有华丽的设备,却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与艺术创作。从绘有跳格子的地面到拍猴美图的墙壁,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童真与欢乐。
影片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朱同一天中的倒霉与无奈,更让我们回归到了那个属于孩子们的纯真岁月。虽然朱同的“超能力”丧失象征着童年与成人世界的分界线,但这部电影却给了我们穿越时光隧道的机会,让我们重温那段久违的时光。看着朱同的经历,屏幕前的大人们不仅笑了,更在笑中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