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6月已经来临,国内外各路影片再次进入院线,展开激烈的竞争。其中一部进口电影《美国内战》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不仅因为其官方宣传称影片“一刀未剪”,更因为其令人遐想的片名。
从海报上看,士兵举枪朝着白宫的架势,结合现实中美国各州时不时传出的独立新闻,很容易让人脑补出一部经典的好莱坞大片:枪战、爆炸、白宫陷落,美国人自相残杀,最终美国总统被消灭,“团结在一起”的美国崩溃瓦解。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场面在影片中确实存在,但并不是全部。执导过《湮灭》和《机械姬》的导演亚力克斯·加兰显然还想讲述一些更深层次的内容。
故事开始时,美国已经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19个州宣布脱离联邦,州际公路全部封闭,美元大幅贬值,大城市里资源短缺,民众陷入生存恐慌。与美国政府对峙的主要是加州和得州的“西部武装力量”以及佛罗里达州的“佛罗里达联盟”。尽管美国总统声称已掌控局势,但实际上政府军处于劣势,白宫岌岌可危。
影片的女主角是路透社记者李·史密斯,她计划与同事前往华盛顿,在白宫沦陷前独家采访美国总统。如果成功,这将是她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然而,这个计划的高风险性不容忽视,因为政府军早已无视国际法,将战地记者视为敌人。尽管面临危险,李和同事还是上路了,还多了两位同伴:老记者萨米和崇拜她的菜鸟杰西。
《美国内战》本质上是一部以战地记者视角展现的公路片。一行四人尽管见惯了世间复杂,但旅途中目睹的情景仍然让他们震惊。原本繁华的百货商店已变成废墟,一些路段停满废弃车辆,昭示着曾经激烈的冲突。
人与人之间因立场不同反目成仇,一方受到肉体折磨,另一方则不在乎地挥舞着枪支,甚至在记者镜头前摆姿势,为他们昔日的同学感到惋惜。在面对这种混乱时,记者们考虑最多的问题是——你是哪边的?对方是哪边的?为何会打起来?
在他们的观察中,美国人陷入了混乱,缺乏理智的判断和辩论,被迫陷入你死我活的困境。一部分人选择无视冲突,保持中立。女主一行来到匹兹堡时发现,那里如同与世隔绝,战争仿佛未曾发生。当女主问当地人是否知晓外面发生的大事时,得到的回答是:知道,但保持中立更好。
尽管导演刻意避开了内战的原由,但记者们的所见所闻在某种程度上隐射了美国的当下。一部分人坚定自己的立场,不择手段地打压异己,而另一部分人则选择无视,保全自己的利益。
影片中女主和杰西这对新老记者的关系也值得深思。女主凭借一张轰动的新闻照片成名,职业生涯中记录了无数重大事件。她坚持客观记录,从不投射个人情绪。而杰西则将女主视为偶像,追随她是为了快速成长。然而当杰西第一次面对血腥冲突时,她却僵住了,不敢拿起相机,也不敢阻止屠戮。
杰西的成长与女主形成鲜明对比,尤其在影片的高潮段落。女主因为战争创伤PTSD发作,无法继续记录,而杰西却兴奋地记录下白宫内的枪战。最终,杰西拍下了美国总统被击毙的重要照片。
导演通过镜头展现,人类之间的冲突和屠戮是真实存在的。当文明和善良退场,剩下的只有野蛮和癫狂。这是导演亚力克斯·加兰透过虚构的美国内战向观众传达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