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伊始,上海市杨浦区公布重点关注人民生活各项实事项目,含盖了10个大类共51项,这些项目触及广泛领域如老龄服务、教育支持、市政发展、旧屋改善、便民措施、健康服务和安全建设等。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些围绕发展并直接惠及民众的实事项目有何进展?近日,我们跟随杨浦区的脚步,梳理了一份民生实事的光辉履历。
今年,杨浦区力图新建或改建多样化的健身设施,其中包括50个益智健身苑点、4条市民健身步行道、3个市民运动场地、3个社区市民健身中心、2个市民健身站点及一家专设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区政府善用城市的每一处“金角银边”空间,斗志昂扬地打造一片又一片的市民“家门口”健康运动天地。
据统计,目前上海市有逾半数市民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体质健康与人均预期寿命在全国范围内居于前列。然而,在中心城区,市民亟需更多健身设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锻炼需求。在“土地为王”的背景下,杨浦区踏实施策,着眼于扩充健身资源和设施。
引翔港健身苑点是一个典型例子,它寓于大桥社区宁阳福邸小区,面积逾200平方米,这里以往健身器材由于长时间使用,已经出现磨损。因此,区内体育局对其进行了高品质升级,对原有设备重新布局,配备了多款全新的智能健身器械,并与新建党建项目的“连心廊”结合,赋予其交流互动的新功能,使其成为搭建居民情感桥梁的社交空间。
城区重新改建的健身步道,也同样妆点了市民日常生活,其中嫩江路健身步道就被打造成了一条“体绿结合”的休闲兼通勤美丽风景线。此外,破败的篮球场转眼间升级为多功能“灯光球场”,为附近居民提供了一处夜间锻炼的理想场所。
在推动运动健康的同时,杨浦区在提供高质量健身场所方面同样不遗余力。江浦社区市民健身站点的设备升级、228街坊运动健身中心的开业都是杨浦政府努力满足市民多样化运动需求的佐证。其中,228街坊健身中心以其独特的复古工业风格吸引了众多市民,秉承着提供优质运动设施和低廉的使用费用理念,让健身变得更加亲民和便捷。
不管是老年人还是青少年,杨浦区的健康工程都细心规划。为儿童和青少年量身定做的健身活动,如乒乓球、跆拳道、武术散打等,都在普及健康理念的同时,积极解决了日益严峻的青少年健康问题。
杨浦的努力让市民享受到“家门口”的健身便利,无疑是将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民生实事项目的完善结合得天衣无缝。可以说,杨浦区的这一系列措施,不仅是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健身资源,更是在推动社区的和谐共生,实现了健康生活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