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协主席宋凯在26日召开的全国青少年足球冬训动员会议上严正发声:青少年足球工作必须打破急功近利的旧局,始终坚持久久为功的发展理念,杜绝假球、默契球、”断子绝孙脚”等不良现象在青训场上出现。2024年全国青少年足球冬讓动员会议是时隔多年后再度开启,象征着中国足球界对于青训工作的新期待与新部署。
此次会议是一个跨足球届的盛会,吸引了120余名与会者,涵盖了体育总局青少司、中国足协副主席、秘书长及地方体育行政部门、足协和中超中甲俱乐部等相关负责人,这不仅标志着中国足协对青训重要性的再次强调,也展示了中国足球想要改变现状的坚定决心。
在全球足坛风云变换的今天,中国足球的发展在多方面表现出与世界足球强国的巨大差距,尤其在注册人口、人才培养、职业联赛管理等方面处于落后状态。中国足协主席宋凯指出,青训系统的完善及提升是中国足球摆脱困境、迈向成功的关键所在。
冬训,作为提升青少年球员竞技水平的重要环节,将会成为中国足协今后工作的常态。在宋凯看来,之所以国家队在国际大赛中频频受挫,原因在于青少年足球的不足:训练质量欠佳、青训体系不健全、管理体系存在瑕疵,这些因素共同制约着国家队的水平提高。
中国男足自2002年韩日世界杯以来未再获得世界杯入场券,国少队和国青队已近20年未能在世少赛和世青赛上亮相,国青更在2019年历史性地首次无缘亚青赛,这些现象都是青训不力的直接后果。而中国女足在奥预赛、女足世界杯、杭州亚运会上的连连失利,更凸显了中国足球青训体系存在的短板。
为此,宋凯强调青少年足球工作的重心应从比赛成绩转移到提升训练质量、加强教练员与球员的培养,彻底改革和调整青少年足球领域的评价方式,打破以往重成绩、轻培养的旧观念。他还提倡加强教练员诚信教育,引导球员注重品德教育和学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足球环境。
此次会议传递了中国足协对未来青训道路的明确指导原则,朝着培养出德技并茂的优秀球员迈出关键性的一步,也意味着中国足球开启新时代青训的大幕。未来,随着这些措施的深入实施和青训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足球的春天,有理由期待将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