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12月27日消息,美国莱斯大学的研究者们最近发表了一项激动人心的研究。他们成功开发了一种名为“分子气锤”的新型癌细胞击杀技术,该技术已在《自然 · 化学》杂志上发表。研究团队讲述了这一技术如何利用氨基花青分子在近红外光的激励下产生同步震动,通过其独特的结构与化学性质连接到癌细胞的细胞膜并撕裂它,从而达到杀灭癌细胞的目的。
这种“分子手提钻”是一种全新的分子级机械装置,其功能与诺贝尔奖得主伯纳德·费林加发明的分子马达不同,其机械运动速度快达百万倍,能够通过近红外光激活而非传统的可见光,为癌症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可能。
在实验室内对癌细胞测试中,这种方法能在短时间内杀死高达99%的癌细胞。更令人兴奋的是,当应用此项技术于黑色素瘤小鼠模型时,结果显示,能有效地治愈至少一半的小鼠,让它们彻底无癌。科学家指出,近红外光对于这种方法至关重要,不仅因为它能深入人体内部,最深可达10厘米,更因为它能够穿过器官或骨骼而不损伤正常组织,仅精准地攻击癌细胞。
此种“分子气锤”的技术代表了一种直接的生物力学治疗方式。这种方式,癌细胞很难对其产生抵抗力,因为它直接破坏癌细胞的物理结构。这与传统的化学或放射线治疗相比,患者更不容易产生抗药性,减少了治疗失败的可能性。
然而,虽然实验结果充满希望,但从研究成果走向临床应用还有许多实验和验证工作要完成。首先,研究人员需要更多地了解这种分子机器在不同类型的癌症细胞和组织环境中的适应性与安全性。其次,量产这种分子机器,并进行多次重复实验以验证其效果的一致性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展望未来,这项技术的成功开发将为癌症治疗提供全新的途径,尤其在现阶段,当癌症治疗仍面临许多挑战时,这种新的机械方式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生机。如能成功转化为临床应用,它将大幅提高癌症治疗的精确性和有效性,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医学突破。因此,来自全球的科学家和医疗专业人士都在密切关注这一前沿技术的发展。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成熟,未来癌症治疗的图景或将因为“分子气锤”这一杀手锏而写下全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