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第四架国产C919民用飞机成功交付给东方航空,这标志着中国民用航空工业的一大步前进。东方航空将继续接收更多中国商飞公司生产的C919飞机,显示出中国在逐渐减少对外国大型飞机的依赖,并开始走向国产化的道路。此外,C919的国际订单也在增加,预示着它将很快与欧美竞争对手展开市场竞争。
尽管中国的航空工业发展时间较短,与欧美航空强国相比仍有不小的距离,但中国在这方面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中国通过自主研制与引进技术,两者相结合的策略,正在缩小这一差距。许多西方企业看好中国庞大的市场潜力,愿意与中国进行技术合作。然而,英国的罗罗公司却态度强硬,拒绝与中国分享技术,甚至在面临高达400亿的亏损和裁员9000人的窘境下,也不愿意放低姿态。
罗罗公司在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拥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掌握的技术水平世界领先。航空发动机是大型飞机的“心脏”,也是中国目前急需突破的技术短板。中国虽然投入了大量资源研发航空发动机,但受限于技术和起步较晚的因素,一直未能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中国为寻找技术合作伸出橄榄枝,但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科技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时代,罗罗公司却出于保持技术独立和核心竞争力的考虑,选择了拒绝。若罗罗公司同意与中国分享技术,中国可能会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更先进的技术,从而对罗罗公司未来的市场地位构成威胁。
有人质疑罗罗公司的决策是否得当。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对高科技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罗罗公司其实有机会在这里获得庞大的利益。但在政治压力和技术安全的双重担忧下,罗罗公司最终选择了自我封闭,甚至在面临资金困境时也未能与中国企业达成合作。
总之,罗罗公司的选择可能让他们错失了一个扩展市场和技术领先的重要机遇。在全球经济的竞争中,不肯与时俱进的企业往往难以生存。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未来罗罗公司是否会后悔自己的决策,我们拭目以待。